一、價格走勢
根據生意社價格監測,今年夏天甘肅干旱,近期黃芪終于在當歸、黨參帶動下價格堅挺上行,目前甘肅黃芪統貨價格在17-19元/公斤,與月初相比上漲了7.06%。
亳州市場:黃芪近階段貨源持續走暢,行情堅挺上行,小條售價17元左右;大條23-24元,該品產新期漸近,后期新貨產出情況為商家關注。
安國市場:黃芪近日市場來貨量仍不多,市場商家對其關注力度依然不減,持貨者惜售心理有所加強,貨源小批量走銷頗快,價格保持堅挺,現甘肅中條19元。
玉林市場:黃芪貨源消化良好,隨著旺季到來,庫存逐步消化,行情在近一個月里小幅走好,近幾日價格平穩運行,市場小片價格在25-28元之間,中等片35-40元,大片價格55-60元。
岷縣市場:主要以本地經營戶及加工戶采購為主,本地一家企業按需購進籽芪節子貨源。今日成交的貨源多以節子、小股子貨源為主,成交量一般。整體交易走緩,成交價格基本穩定。0.6-0.8cm規格黃芪節26.5-32元/kg,1.0-1.2cm規格黃芪節39-46元/kg,藥廠投料規格毛芪成交價格在15-16.5元/kg左右,凈芪成交價格在18-21元/kg左右,毛二條價格在10.5-11.5元/kg左右。
二、影響因素分析
2019年產新后,黃芪價格迎來明顯上漲。在高價刺激下,2020年黃芪育苗面積有增無減,黃芪種苗得到供給保障,使得2021-2022年黃芪種植不存在缺苗情況。但由于黃芪種植需要經歷2-3年,雖然前期2020-2021年擴種現象明顯,但仍以消耗2020年之前在地面積及老庫存為主。在進入2021年初,黃芪庫存率下降明顯,價格出現了小幅上揚,但隨后行情平穩運行。
黃芪種植面積不減
黃芪主要產于我國甘肅、內蒙古、青海、寧夏、新疆、東北等地區,其中甘肅產區憑借黃芪好種、易管理、易收的優點,黃芪產量最多,約占全國產出來的60%左右,并且已成為黃芪最主要的產區之一,也是主導黃芪價格變動的風向標。
甘肅產地貨源主要分布于定西市隴西縣、渭源縣、岷縣、宕昌縣、漳縣以及周邊地區,張掖酒泉近幾年開始種植。
從近幾年的種植情況看,黃芪種植面積一直沒有大面積調減下來。雖然老產區種植面積在減少,但,新產區則在逐年擴大。
據統計,2020年全國黃芪產量57006噸左右,2021年黃芪產量約為58895噸左右。
黃芪整體種植成本不高
目前來看,黃芪包地種植的成本每畝在2400-2700元之間,畝產700公斤鮮貨,按照鮮貨每公斤6元的價格計算,包地大戶種植收益不錯,這也是導致近年種植面積很難大幅調減的重要原因。
因黃芪種植成本不高,導致近年種植面積很難大幅調減,產地仍供應有量,加之2020-2021年擴種明顯,按照兩至三年生長周期來預測,今、明兩年將是新貨大量產新期。
黃芪用量穩定
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干燥的根,是補中益氣類大宗藥材,也是食補和投料的大宗產品,具有增強免疫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功效。
在中成藥需求方面,通過對平臺監控的7702種中成藥品種進行篩選,目前有1079種中成藥中含有黃芪,需求靠前的中成藥是參芪扶正注射液、黃芪注射液、柏子養心丸、玉屏風顆粒、益血膏等。
黃芪需求靠前的企業為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、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、廣州白云山敬修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、江西濟民可信藥業有限公司、國藥集團廣東環球制藥有限公司等。
據統計,2020年全國黃芪用量48041噸左右,2021年黃芪用量約為51500噸左右。
三、后市預測
綜合來看,黃芪產地多,種植面積較大,市場需求雖大,但整體仍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,這也是前期甘肅受干旱影響,大部分品種紛紛價格上漲,而黃芪不漲的主要原因。近期隨著當歸、黨參帶動下,貨源持續走暢,行情有所上漲,生意社分析預計短期內黃芪行情仍將堅挺運行。
1
10月28日生意社三七基準價為94.00元/公斤 2022-10-28
2
三七商品報價動態(2022-10-28) 2022-10-28
3
世界中藥市場 日韓所占份額遠超國內 中醫藥出海如何破局? 2020-08-17
4
2019年12月中國中藥材及中式成藥出口量為1.5萬噸 同比增長25% 2020-01-15
5
生意社:中藥材市場交易震蕩不斷 人氣整體不旺 2022-10-24
6
生意社:本周中藥材市場整體“冷熱”不均! 2022-10-17